口岸是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全球供应链体系的稳定器。广西是口岸大省,拥有22个各类对外开放口岸,是连接东盟的重要大通道。
今年以来,商务君持续优化调整全区口岸疫情防控和通关措施,努力实现通关便利最大化,通关能力超过疫情前水平,全力保障了口岸物流高效畅通,口岸持续降本增效。
口岸物流高效畅通
2023年1-6月,全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约9637万吨,同比增长24.1%。全区边境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83.5万吨,同比增长43.44%,日均出入境车辆达2500余辆,日重车通行能力超2000辆,均超过疫情前水平,有力有效支撑外贸稳增长。
口岸开放验收加快
因疫情原因受到影响的边境口岸建设在乙类乙管后强力提速,友谊关、龙邦、峒中口岸开放项目完成建设,正等待国家近期组织验收;水口、硕龙口岸开放项目建设进度超90%,预计三季度申请国家验收。广西口岸建设已步入快车道,服务双循环的口岸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口岸办主任杨春庭调研指导硕龙口岸建设验收项目。
钦州港口岸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9-10#泊位对外开放通过验收。
边境智慧口岸有进展
中越两国总理共同见证广西与越南谅山省签署共同推进智慧口岸试点建设的框架协议,智慧口岸项目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口岸办主任杨春庭率队调研凭祥智慧口岸建设。
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调研组在广西召开边境口岸保通保畅和智慧口岸建设座谈会。
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启动实施畅口岸、降成本、拓市场促进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化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推进口岸作业环节单证无纸化和电子化,企业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2023年1-5月,广西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0.56小时和0.19小时,分别较2017年压缩81.34%和98.65%。
下一步,商务君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对口岸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口岸的作用和功能,加快推动广西口岸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全力保障口岸物流畅通高效
加强口岸监测预警,做好通关车辆组织调度,努力确保边境公路口岸重车日通关能力满足通关需求,服务农产品、电子元件等重点产品通关顺畅,服务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构建面向东盟的口岸枢纽体系
加快友谊关、龙邦、峒中、水口、硕龙公路口岸国家验收开放,推进铁路口岸扩能改造和与越南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服务“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为重点的水运口岸体系,推动面向东盟的航空口岸发展,提升口岸能力和水平。
高水平建设边境智慧口岸
加快落实细化我区与越南谅山省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智慧口岸试点建设的框架协议》,推动边境智慧口岸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收获,快速衔接跨境物流,精准服务沿边临港产业发展,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广西口岸开放发展
蹄疾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