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对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安全隐患排查体系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武乡示范区对园区内企业逐一建档造册,实行户籍式管理。企业“户籍”档案包含企业基本信息、环评手续、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及演练等资料,全面反映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现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示范区精准识别风险点提供数据支撑,筑牢企业安全防火墙。
成立专班,企业进度全跟踪。由武乡示范区安全监督管理部牵头成立安全隐患排查专班,采取“两同时”制度即同时进行资料收集及安全隐患排查,对示范区内项目前期“三通一平”工程、项目建设全程、项目投产运营等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建档在册,力求揪住“小细节”,避免大隐患。
实时更新,企业动态全掌握。武乡示范区本着“真实、全面、即时”的原则,对企业“户籍”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企业信息发生变化时,由排查专班深入现场调查核实,经审核合格后由专人进行数据资料的更新,确保相关数据真实可靠。此外,示范区对企业“户籍”档案开展“一年一体检”,确保信息无死角,推动档案全覆盖,靶向发力护航企业安全生产。
主动服务,企业需求全覆盖。武乡示范区依托企业“户籍”档案,坚持需求导向“靠前服务”“主动服务”。武乡红色酒业项目存在环评审批进度慢等问题,排查专班了解后立即梳理资料,现场电话联系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详细了解具体原因,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切实打通企业“堵点”、解决企业“难点”、消除企业“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