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自贸片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精耕细作,多点着力,创新“赛马制”科研攻关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瞄准重点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强化科技力量培育,助力襄阳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襄阳自贸片区设立“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聚焦车用新材料及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开展重大课题科研攻关。在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中引入“赛马机制”,实行“先平行立项、后重点聚焦、优中选优”的动态淘汰竞争机制,通过形式审查、集中路演、专家评审、行家评议等方式,初期遴选3个项目进行平行竞争性研发,再经考核、淘汰、复活、评审、验收等环节,最终遴选出“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研发与产业化任务的“千里马”。“赛马制”按年度分4个阶段组织实施。
“多马竞跑”,平行竞争。项目实施第一阶段,按照市场前景好、创新水平高、人才队伍强、产业优势突出的标准遴选3个项目。所选项目均采用“高校(院所)牵头+本地企业参与”的模式联合申报,牵头高校、科研院所需是湖北隆中实验室参建高校,企业限襄阳本地企业参与,鼓励支持隆中实验室参建高校和参建企业联合申报。3个项目同时进行攻关,并实行平行资助,每个项目支持额度100万元。
“双马鼎立”,末位淘汰。项目实施第二阶段,组织开展阶段性考核,优胜劣汰,末位淘汰考核排名第三的项目,重点支持考核排名靠前的2个项目,每个项目各支持150万元。
“三马冲刺”,综合考核。项目实施第三阶段,聚焦优势主体,围绕项目产出的标志性科研攻关成果的数量、质量及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同时,保留在第二轮阶段性竞争被淘汰的项目复活参与第三轮考核的资格,最后根据考核排名情况,将参赛项目分为A、B、C三个类别,确定经费资助项目个数(2-3个),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马到成功”,最终验收。项目实施第四阶段,组织开展验收考核,最终遴选出“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研发与产业化任务的“千里马”,分别授予“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金马奖”“银马奖”“铜马奖”。
自2022年开始,襄阳自贸片区将连续三年从本级科技专项经费中拿出1000万元设立“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依托湖北隆中实验室作为“襄阳市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申报推荐主体,从申报的29个项目中,挑选出15个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进入集中路演和现场比拼环节,最后遴选出武汉理工大学的“高能量密度硅基软包电芯开发及应用验证”、湖北文理学院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集成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湖北航天化学研究所的“汽车被动安全防护新型关键材料研发及应用”共3大项目立项支持。项目通过充分竞争聚焦优势主体,大大提升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为探索改革襄阳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