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不断突破,交通基础设施四通八达。贵广高铁、沪昆高铁、渝贵铁路、成贵高铁、贵阳环线铁路、安六高铁、贵南高铁纵横交错,将曾经遥不可及的“陆海联通”变为现实。
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肩负着为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贵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发挥区位优势,谋划开放战略,加快平台建设,扩大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新格局,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走进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颜色研究中心,五颜六色的罐子吸引眼球。“这些瓶子是标准染液基准瓶。”该公司技术部高级经理孙华叶介绍,超盈纺织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女性内衣物料制造商,为众多国际一线内衣品牌、运动品牌提供科技面料服务。面对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所有的“颜色问题”都将在这个研发中心解决。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产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朋城 潘德玉 摄
随着市场不断扩大,2019年起,企业开始在贵州毕节布局成衣生产线。目前年产值达到4亿元,带动就业2000多人。书写了“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的生动故事。
贵州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等合作模式,推动粤黔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建立协同投入、协作运营、互利共赢的利益分享机制。支持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强与其他沿江省份在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合作,推进落实与有关省市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与长江上游四省市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等,共建生物医药、生态旅游合作区。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公司全自动光伏组件生产流水线。赵庆能 摄
加强与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中游省份在能源、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共建新型锰深加工等产业基地。健全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上海、江苏、浙江等在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机制。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交通、能源、大数据、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合作。深入落实渝黔两省市合作框架协议,支持遵义建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行示范区,推动成渝高铁经济带建设,协同打造川渝黔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加快桐梓重庆工业园建设,打造承接川渝产业转移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