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01/打造贸易便利地
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大东盟汽车市场开拓力度。1-5月,广西对东盟出口乘用车6378辆,同比增长2161.7%;电动载人汽车6350辆,同比增长2745.3%。出口的产品均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市场遍布亚洲、中东、非洲、南北美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梧州综合保税区积极申报全国首个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方向机等)保税再制造试点。
03/打造平台开放利用便利地
广西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推动国家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实施,累计形成四批共13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并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48项全国首创。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动发展。
推动广西更多的经开区、边合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边合区。目前,广西共有东兴、凭祥、龙州、靖西、防城等5个边合区,其中东兴、凭祥边合区为国家级边合区。广西有5家国家级经开区,9家自治区级经开区,已经成为广西重要的产业承载基地。
积极释放边的潜力
01/建园区,承接产业
近年来,广西加快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南宁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获批为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大力承接电子信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先后引入京良电子、芯瑞半导体、广江科技、拓联电子、健誉医疗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
02/跨合区,稳产业链
近年来,广西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方面持续投入,加快中越东兴—芒街、凭祥—同登、龙邦—茶岭3个跨合区建设。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合区中方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成功引进华立边境深加工产业园、伟立纺织、东盟中草药智慧产业园和北投口岸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项目。截至2022年底,共签约企业35家,2022年工业总产值6.02亿元。
03/协同发展区,延伸产业合作
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在沿边地区以及北部湾临港地区建设若干产业园区,加快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及协同发展区集成创新,在跨境人员流动、跨境旅游、跨境金融等方面加强探索。
04/发挥特色,成为水果进口主通道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进出口水果最大的中转地,目前已拥有12个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是全国拥有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最多的省区。友谊关口岸、东兴口岸成为东盟水果进口主通道,友谊关口岸水果进出口量位列全国首位,广西已成为我国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水果的首选通道。2022年,通过广西进出口的东盟水果占全国的37.2%。
积极拓展“南宁渠道”
目前,广西已成功举办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前19届东博会共有180多位中外领导人、3700多位部长级贵宾、100多位外交使节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历届东博会举办320多个高层会议论坛,涵盖经贸和人文35个领域,成为服务中国—东盟乃至RCEP和“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平台。
下一步,商务君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主题教育为动力,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全力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全力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全力推动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开放无止境,越开放越向上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风里雨里,我们一起
推动广西高水平开放!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