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曾经,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时常响起,街头巷尾的修理摊随处可见;今天,社区整洁了、市场规范了、道路干净了、商场高档了,但“小修小补”却几乎找不见了。这些“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但生活中却离不开,与百姓生活的便利度、温馨度、幸福度息息相关。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天津市商务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市民们反映的这些“小修小补”不方便问题也成为他们的关切。为着力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天津市商务局从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菜市场“小修小补”微型业态着手,专题召开菜市场行业增设便民微型业态会议,推动各相关企业落实《关于推动全市菜市场增设便民服务微型业态的通知》要求,加快完善菜市场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业态,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切实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天津市商务局推出了三项措施推进菜市场便民微型业态。通过调研掌握修锁、配钥匙、修鞋、修钟表等各业态联系方式,建立微型服务企业群,协调帮助有需求的市场引进相关服务业态。鉴于这些便民微型业态利润较低、数量较少,通过采取市区联动措施,协调各市场,推动微型企业跨市场巡回服务,既解决了市场业态不足问题,又方便了居民生活。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多渠道推出“小修小补”便民企业指引,方便市民查询,及时享受贴心服务,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每个服务细节,在“小修小补”里增加城市的温度和市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