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开放越向上。近年来,商务君多措并举加速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友谊关、龙邦、峒中、水口、硕龙等验收边境口岸建设。通过完善口岸软硬基础设施保障区外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通关,保障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有力服务国内大市场高效衔接国际循环。
目前:
友谊关、龙邦口岸开放项目完成建设并通过自治区验收,已向国家口岸主管部门申请国家验收;
峒中口岸在申请国家验收的同时,加快完成一线卡口“一站式”信息化系统建设;
水口、硕龙口岸开放项目完成进度90%以上,力争三季度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并申请国家验收。
硬件设施更完善
在友谊关口岸:近年来,友谊关口岸先后完成旅客联检楼、友谊关口岸广场改扩建等项目,重点实施友谊关口岸“一路、一桥、一场、一区”等“四个一”工程为重点的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目前,友谊关口岸已完成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并申请国家验收。友谊关口岸“一口岸多通道”模式成为广西边境贸易增长的推动引擎。
2023年1-5月,凭祥市口岸进出境车辆24.46万辆次,同比增长211%,其中友谊关口岸15.62万辆次,浦寨通道7.6万辆次,弄尧通道1.24万辆次。
在峒中口岸:近年来,峒中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峒中公路口岸(含里火通道)综合服务区项目(一期)总投资超16亿元,总规划用地逾607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目前,峒中公路口岸(含里火通道)查验设施基本完成建设。
2022年,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货运量逾31万吨,货值近102亿元。
在东兴口岸:近年来,东兴口岸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东兴口岸一桥查验大厅共有48条查验通道(其中自助查验通道28条),面积2400平方米。东兴口岸二桥建有国门楼、验货场等基础设施,其中国门楼旅检信息化项目按年出入境1000万人次进行规划和建设。验货场内配套建设有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粮食、植物种苗、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等五个指定监管场地。
2023年1-5月,东兴口岸二桥出入境车辆38296辆次,同比增长150%;1-4月进出口货物通关量22.4万吨,同比增长近200%。自1月8日实施新冠感染“乙类乙管”以来,截至5月31日东兴口岸一桥出入境人数达102.7万人次。
软件设施更高效
推动卡口“一站式”建设,大幅提升企业通关体验和提升通关效率。目前,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正在按照“一站式”模式进行建设。
推动边境“智慧口岸”试点。2022年以来,广西不断探索边境智慧口岸建设,计划应用现代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打造中越边境口岸无人化智能化24小时通关样板,目前正全力推进友谊关、龙邦等智慧口岸试点。
友谊关口岸在全国首创启用陆路口岸全信息化智能通关,目前口岸进出卡口通行时间从原来的平均10分钟缩减至1.5分钟,缩短80%以上;不需查验车辆的整体通关时间由原来的平均2-3小时缩短至平均10分钟,缩短90%以上。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目前,全区已经逐步形成以友谊关、东兴、峒中、龙邦口岸等四大主通道,东兴水产品进口、水口汽车出口、浦寨农产品进出口等专业化通道相结合的跨境口岸枢纽体系,实现南宁至越南河内货物24小时内运抵,至边境四省12小时内运抵。
下一步,商务君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依托丰富和优质的口岸资源,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动口岸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将广西口岸打造成为我国与东盟双向联通的“大门户”、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枢纽”,服务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的“大通道”,有力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维护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持续推动全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
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沿
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