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是2019年2月3日批复成立的省级农业类开发区。示范区位于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规划面积141.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4.43平方公里,以有机旱作及设施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文旅康养为主导产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智慧引领、项目支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聚焦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成效、市场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打造农业类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一、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产业规模初步显现
一是开展招商引资,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项目是第一支撑”的导向,按照“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多元招商、招大引强”的原则,与农投公司、太平洋未来城市集团联合组建招商引资小分队,围绕主导产业先后赴北京、杭州、上海、海南、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参加招商引资推荐会。截至目前,累计对接企业家546家,签约落地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0.13亿。二是推进项目建设,示范区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名负责人、一张推进图、一个结果”的“五个一”项目包联服务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暨推进项目建设行动方案》《阳曲示范区招商引资扶持优惠政策》等文件,为项目落地助力,为企业发展赋能。目前,示范区已初步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功能食品研发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生产生活配套区、乡村文旅集聚区、现代畜牧养殖区、生物健康创新园、冷链仓储物流园、农业双创产业园“六区三园”的产业功能分区,产业聚集正在持续发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三是滚动推进“三个一批”活动,示范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三个一批”活动,2023年前两期“三个一批”活动中,“签约一批”项目11个,签约总额7.67亿元,开工率100%;“开工一批”项目11个,总投资 8.64亿元,已投产5个,完成投资2.74亿元,投产率31.7%;“投产一批”项目6个,总投资4.36亿元,已实现产值0.28亿元,达效率100%。
二、多措并举培育市场主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以公共服务为依托,搭建了以科创中心为主体的公共办公空间,共吸纳25家小微企业(合作社),开展定期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活动,培育出惠之农、世瑞美、森泰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面对现代化农业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示范区以供给端为重点,从金融服务供给端入手,密切沟通对接山西银行、晋商银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通过银企对接会的形式,为区内小微企业解决了5000余万元融资,为农投集团协调8亿元授信。同时加大政策性金融工具利用力度,为农投科技示范园、丰安路等项目申报专项债2.15亿元,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三是拓展绿色农业体系,以标准化为中心,通过土地托管模式,加快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达28829亩,占所有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52.83%。同时,示范区大力推行畜禽养殖标准化改造,区内企业惠之农农牧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树立起了产业转型升级标杆。
三、精准施策提升服务理念,营商环境有所改善
一是政务办理方面,坚持以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政务服务机制,对承接县级授权的48项行政审批事项及对应的37项监管事项进行了细化分解,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权责明确,同步推出了“市场主体登记服务”示范区一站式服务重大惠民举措,使区域内的企业登记注册、市场准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可全程网办比达到100%,实现了“办事不出区”。二是项目建设方面,严格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按照农业项目工业化的思路,提前完成项目地块“三通一平”约2299亩,将出让土地的位置、面积、用地性质、规划指标及控制性指标等相关内容及时公告。企业竞得土地后,以“承诺制+全代办”的形式实行统一服务,让企业实现了“拿地即开工”,项目开工难、审批慢、土地利用率低的弊端得到有效纾解。截至目前,示范区共出让了10宗“标准地”256亩,储备了“标准地”11宗。三是企业服务方面,出台了《班子成员“双包双联”制度》《关于持续开展项目包联和入企服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等29项制度文件,推行“一个项目、一名党员、一个专班、一套制度、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联推进机制,在项目建设一线进行协调、对接,提供全程服务。同时实行了7 x24小时不打烊预约服务、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等举措,累计为农投示范园、世瑞美等项目领办代办事项228件。
四、夯实基础提升承载力,硬件设施有所完善
一是完善路网体系,采用“1+3+n”的区域交通布局,一条泥向线贯通南北,太佳高速、北二环、黄东线横穿全区,总长24.8公里,计划总投资24亿元的13条综合路网正在建设中,全面构建示范区立体联网、内外联通、无缝衔接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从水、电、气、暖等基础要素配套设施入手,不断加大传统基建与新基建投入,建立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现代配套设施。科创中心、燃气管网已完成建设,110千伏变电站扩容增压工程项目、泥屯消防站主体建设工程已完工;原水直供、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已完成前期选址和可研编制工作。同时引进全国百强企业双良集团落地示范区,为示范区内项目地热供暖提供配套服务。三是实施民生工程,开展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城乡结构,正在谋划回迁住宅、泥屯卫生院改造、泥屯中小学改造等配套项目,目前正在项目选址中,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进乡村建设、产业升级,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示范区将聚焦招商引资,持续充实产业链条;聚焦效能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融资难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聚焦要素支撑,全面夯实发展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