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8日,尼泊尔科西省(原第一省)首府比拉特那加发生警民冲突,示威者集会游行抗议该省改名,已有45人被捕。5月9日、11日、16日至19日,多个民族和政治团体在该省举行新一轮抗议活动,要求改回原省名。集会期间,示威者在省议会大楼附近游行、封锁立法者常去的会议地点和酒店,并破坏带有该省新名称的标牌。3月28日,该省曾举行相关抗议活动。5月27日,该省地方当局颁布限制抗议和集会的无限期禁令,为28日开始的省预算会议做准备。另外,5月26日,尼泊尔农民联合会(NKS)成员在首都加德满都的拉特纳公园举行抗议活动,呼吁政府及时提供农民可负担的化肥。5月26日,当局宣布首都加德满都、巴克塔普尔和勒利德布尔市(Lalitpur)放假一天,庆祝宗教节日“战车节”(Rato Machindranath)。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5月17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发布通知称,近期随着尼泊尔雨季即将到来,各地降水逐渐增多。尼泊尔雨季一般自6月持续至9月,期间降雨量大,易引发洪涝、山体滑坡和道路塌方等地质灾害,腹泻、伤寒等介水传染病和登革热、疟疾病例也呈高发态势,对在尼交通出行、企业人员和施工安全构成威胁。往年雨季期间,曾发生逾百名中国游客在奇特旺被洪水围困,并多次发生因项目工地受严重地质灾害侵袭或员工出行遭遇道路塌方等,导致人员伤亡情况。中国驻尼泊尔使馆谨提醒在尼中国公民及中资企业、机构,密切关注当地天气状况和发生自然灾害、疫病等情况,选择安全可靠交通工具和线路,关注雨季生产安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必要措施,切实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尼泊尔社会治安总体平稳,外籍人士所遇意外事件多为财物被盗,伤亡案件多为交通事故或极限运动、探险旅游遇险等。近年来,尼泊尔政局出现一定动荡,受政治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影响,尼泊尔主流政党内斗激烈。2018年尼泊尔众议院分别由两次选举产生,合并前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和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拥有近三分之二席位,合并后成为议会最大政党,结束了该国多年的政治动荡;两派合并时达成的谅解是,两派领导人轮流担任总理,各自执政两年半。但2020年以来,尼共共同主席奥利、普拉昌达以及高级领导人尼帕尔“三巨头”间的权力矛盾逐渐激化,逐渐在党内形成了由普拉昌达和尼帕尔派系组成的多数派联盟。2021年7月,尼共(联合马列)党主席奥利宣布辞去总理职务,总统班达里任命大会党主席德乌帕出任新总理,这也是德乌帕第5次出任尼泊尔政府首脑。2022年11月,尼泊尔举行全国大选。没有一个政党在联邦议会众议院获得多数席位。新联合政府获得尼共(毛主义中心)、尼共(联合马列)等7个政党支持,但其中两个政党表示暂不加入内阁。12月26日,尼共(毛主义中心)主席普拉昌达宣誓就任尼新一届政府总理。随后,3名副总理和4名部长宣誓就职。2023年1月,普拉昌达在联邦议会众议院赢得信任投票,内阁15名成员宣誓就职。另外,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当前尼泊尔物价飙升,尼国内零售商品通胀率在8%以上徘徊,银行贷款利率也已上升到18%以上,国内民众不满情绪滋长。目前,尼泊尔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尼泊尔各地,尤其是加德满都谷地及尼印边境等地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疫情、抗议示威与安全事件的跟踪报道,严格遵守和配合尼防疫各项措施,积极做好自我防护,保持冷静,避免恐慌,避免谈论政治、社会及宗教敏感话题。同时,应严格遵循尼泊尔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