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以下简称:燃料油公司)在厦门港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伊琳娜”轮供应496.5吨保税低硫轻质船燃,开辟了厦门港为该类船型的供油新通道。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于2023年3月22日正式开启首航。其船长400米,型宽60米,型深33米,吃水13米,最大载重量22.49万吨,最大装载量为24346标箱,装载能力世界领先。船上最高可堆叠相当于22层普通住宅楼高的集装箱货柜。
该船于4月初靠泊厦门港嵩屿集装箱码头,刷新挂靠厦门港超大型船舶的历史纪录。据悉,该船将启程前往多个国家港口,为当地供应来自中国的服装、电器、农副食品等物资。
得知该轮此次补给需求后,燃料油公司努力在当地推广为各类特种船型的综合补给经验,提前打通了中国石化自产保税船燃的仓储物流、海关通关全流程,兼顾因潮汐变化,集装箱轮靠泊作业时间短、船燃补给时间更短的特殊情况,引导该船靠泊在厦门港主航道深水作业区海沧嵩屿码头,调拨泵速120吨/时的驳船,实现该船装卸货与船燃补给同时作业,最终比退潮提前4小时完成作业。
此次保税船燃补给的成功作业使得厦门港进一步完善了为该类船型的服务能力与“海上丝绸之路”交通枢纽功能。
《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8〕15号)中明确提出,“支持厦门建设东南亚海事服务基地,发展邮轮物品供应,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保税油供给”。
近年来,在厦门市政府支持下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协同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保税船燃各项工作,助推厦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助力厦门建设东南亚海事服务基地。
一是推进相关规划研究,完成《厦门保税船用燃油供应发展规划》《船用保税燃油锚地加注作业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方案》。
二是设立厦门保税船燃出口监管仓并进入常态化运营,推动中国船燃充分利用周边炼厂资源优势,进一步降低燃油成本。
三是推进厦门保税油供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厦门海关、厦门边检总站、厦门海事局、厦门港口管理局各部门协同,争取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下一步,厦门自贸片区将创新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加注业务,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及基础设施,创新监管便利化措施,大力推动保税船燃供应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