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从乡建乡创找到融合发展的新支点

时间:2023-04-09 作者:佚名来源:福建省商务厅

  

  省委台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日前召开,会议要求加强新形势下闽台民间交流,增进两岸民间交流互动,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多年来,我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两岸同根的乡村为载体,以闽台互补的乡建乡创为舞台,通过政策扶持、陪护服务、情感牵引等路径,深化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吸引越来越多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入闽。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福建省累计引进台湾团队106支、台湾乡建乡创人才340多名,“陪护”服务325个村庄,覆盖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可以说,通过乡建乡创这一纽带,有效促进了闽台民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接下来,不妨继续以此为突破口,使之成为闽台融合发展的新支点。

  着力文化认同。小乡村,大文化,生生不息、星星散落的乡村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追求。欣逢盛世,活化利用中华文化与振兴乡村同频共振。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村建设,以乡村振兴传承文脉、留住乡愁。将两岸同根的乡村作为载体,促进文化落地,情感交融,在体味同文同种中夯实新形势下闽台民间交流的基础,共同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因应双方所需。大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台湾建筑文创领域人才的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福建省有1.4万多个村庄,一些乡村存在资源挖掘程度不高、产业培育造血能力不强、历史文化保护开发难度大、乡村发展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台湾开展社区营造、农村创生有近30年历史,学习及从事建筑文创等行业的专业人士也较为丰富,却由于地域面积的影响,发展状况受到了制约。于是,引台入闽、引才聚智,依托大陆广阔的市场前景,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参与助力大陆乡村发展,为我省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营造政策环境。近年来,福建省陆续出台《关于鼓励台湾建筑师来闽参与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深化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若干措施》等多项措施,鼓励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来闽开展乡村规划设计、农房建设、污水垃圾治理、集镇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乡村文创和产业培育等乡建乡创工作。2021年又出台政策,省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支持100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开展乡村规划设计等陪伴式服务。

  创新合作模式。台湾团队发挥创意、设计和社区营造等方面优势,大陆团队发挥规范解读、施工图设计、资源对接等方面优势,开展联合驻村“陪护式”服务(服务期限1年期以上且每月指导服务不少于10天或每年累计不少于100天),促进双方经验共享、专业互鉴、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乡村建设效率与项目运营成功率。这一创新举措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减贫案例”。

  从乡建乡创找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融合发展新支点,台湾百余个乡建乡创团队培育出一批闽台合作优秀样板,为深化推进福建省乡村振兴、完善城乡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举措,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同胞心灵契合作出示范。

  来源:福建日报,记者:戎章榕,2023年4月3日01版


原文链接: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twc/202304/t20230404_614446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