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树牢“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鲜明导向,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主引擎,作为“补短板、增后劲”的主抓手,定目标、明责任、建机制、强攻坚、求突破,以项目建设的攻坚成果为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沁水开发区把2023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攻坚年,制定印发了《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项目推进中心+产业项目推进小组、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小组”的“1+2”项目推进机制。认真梳理全区2023年重点推进项目,建立了开发区《原有企业项目》《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3张项目清单,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盯紧重点攻坚建设项目,核实项目进度,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建立项目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重点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双创产业园、新材料4个园区,加快标准厂房及其水、电、气、路、暖等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计划完成投资10.47亿元的18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包联领导、一个分包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推进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包联服务机制,项目从招商洽谈到竣工投产全过程一包到底,投产后自动转为企业包联。特别是对重点项目采取超常规举措,开辟绿色通道,实施精细化服务,用好模拟审批、容缺办理、以函代证、项目承诺“一本制”服务、审批“全代办”服务、“7x24小时”延时审批、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等创新方式,加快推进新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同时,按照“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的要求,建立“三个一体化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项目引进、落地、退出办法,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更新一套项目引进优惠政策,出台《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完善项目一站式审批、项目建设用地达到“五通一净地”标准、工业用气最低价、领导包联及落地领办制等18项激励政策,提高服务温度,拉近政企关系,争取“好上加好、亲上加亲”。建立一套项目落地机制,出台《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办法 (试行)》,对新引进项目,严格围绕项目研判、项目签约、专班认领、项目选址、项目审批、项目施工建设、项目考核及优惠政策兑现等8个环节进行清单式管理,逐项稳步推进。创新一套项目退出机制,出台《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退出机制(试行)》,明确项目退出情形、流程,对不履行投资合同、不按时开工、慢建久拖、产出效益低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招商引资项目均可实施“预警机制+触发机制”项目,督促其按规定实施退出,切实盘活园区闲置资源,为真正的好项目腾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