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浮山县坚持把“浮山厨师”劳务品牌建设作为技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创品牌”“育品牌”“亮品牌”“优品牌”四环联动体系,不断擦亮“浮山厨师”劳务品牌。
建机构、强保障,形成“创品牌”的强大合力。浮山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工作思路和要求,把打造“浮山厨师”劳务品牌作为全县的大事要事,全力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浮山厨师”劳务品牌创建领导组。 同时,列支100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予以强力支持。二是建强运行机构。在县机构改革试点中新设事业单位——厨师劳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全面负责“浮山面食、浮山面馆、浮山厨师”三个标准化建设,努力把浮山厨师传统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组织优势和发展优势。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厨师人才信息库,对1.1万名厨师人才进行认定入库。其中:中国烹饪大师7人、中华金厨奖1人、山西省烹饪大师16人。临汾市名厨协会授予的百名“名厨”精英中,浮山厨师达到56人。
挖潜能、搭平台,夯实“育品牌”的支撑体系。积极挖掘浮山厨师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一书一平台一规范”,为打造浮山厨师品牌提供强力支撑。“一书”即《浮山美食汇》。邀请县厨师协会多名中国烹饪大师参与收录,收录300余种名菜菜谱,120余种特色面食和“六六宴”“八八席”“十二器”等传统宴席。“一平台”即“浮山厨师服务平台”。研发集厨艺文化、特色展示、报名培训为一体的“浮山厨师服务平台”,在平台设置浮山名厨、名师等栏目,详细展示“中国晋菜功勋人物”杨天安、石大淼,“中国晋菜领军人物”陈思堂,“中国晋菜大师”陈方义等100余名名厨大家的风采和作品,进一步提高本土名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规范”即标准化技艺教学大纲。组织特色菜品传承人编制浮山刀拨面、烧麦等传统美食的标准化技艺教学大纲,通过标准化的传承让浮山美味历久弥新。
抓培训、重交流,汇聚“亮品牌”的资源优势。通过建强基地、办好比赛、加强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一是建强基地,狠抓技能培训。按照有教学场地、有师资队伍、有配套制度、有厨艺展馆、有信息化平台的“五有”要求,高标准建设浮山厨师培训基地,先后举办各类厨师培训班100余期,培训专业厨师 4400 余人,为厨师从业人员颁发从业登记证,全力促进厨师人才数量和质量再上新台阶。二是办好大赛,推进技能鉴定。连续四年举办厨师厨艺职业技能大赛,助力厨师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比赛的同时,邀请厨师鉴定机构开展技能鉴定,提高取证率,扩充厨师高级人才数量,截至目前,共有100余人在大赛中取得厨师高级厨师证书。三是强化交流,擦亮品牌名片。县域内,先后举办千人厨师(面食)大赛、厨师创业创新技能大赛、厨师人才暨浮山刀拨面“厨师之星”评选活动、花古兰展示等系列活动,展现浮山厨师特色。县域外,作为“一省一美食”山西区唯一代表参加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被国家人社部评定为“创新发展类劳务品牌”;参加第五届“中国创冀”创业创新大赛山西选拔赛暨2022年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取得省历史最好成绩。
办门店、惠民生,蓄足“优品牌”的发展动能。浮山县积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对接,在全国范围内创办“浮山咥一碗,老浮山拨面”品牌,推广加盟经营新模式,不断做优品牌建设。实行一体系扶持。制定印发《“浮山咥一碗,老浮山拨面”加盟店扶持政策及管理办法》,对前100家老浮山刀拨面加盟店免费配备价值1.8万元的门牌、工服、餐具以及3万元改造补贴;对新开办的加盟店协调 20 万元创业贷款,政府贴息两年;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30万元,政府担保并全额贴息;本县域内加盟店均享受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实施一体化运作。按照“政府引导、行业管理、市场运作、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加盟店发展中坚持标准先行、市场运作,制定门店装修、品牌标识、服装服务、制作工艺、产品标准、同地域价格、管理模式、宣传营销“八统一”加盟标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对加盟店门牌外观申请专利和版权登记保护,完成“老浮山拨面”的商标注册,同时成立浮山县厨师品牌推广有限责任公司,对加盟店进行现代餐饮系统管理,实行星级评价考核,提高门店运营质量。目前“浮山咥一碗”老浮山拨面加盟店已挂牌运营102家,带动创业就业1万余人。
厨乡盛名传三晋,特色劳务输四方。浮山万人厨师大军遍布全国22个省市,劳务品牌享誉省内外,浮山县将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倾力打开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带来大效益,努力实现“创店千余家、就业万余人”工作目标,让品牌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把“浮山厨师”劳务品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