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中国—东盟“数字丝路”新模式等10项创新成果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区复制推广;构建面向RCEP的陆海联运新通道协同发展新路径等20项创新成果作为最佳实践案例。
晒晒“成绩单”
第四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共30项,包括改革试点经验10项、最佳实践案例20项,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贸易转型升级、通关改革创新、金融开放创新、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和通道门户开放创新七大工作领域。
讲讲“不一样”
广西自贸试验区第四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市场需求,主要特点体现在“四个突出”。
突出面向东盟合作//
☛构建中国—东盟“数字丝路”新模式,促进中国与东盟区域性数字产业服务合作;依托中马“两国双园”合作平台,创新共建国际创新创业联合孵化基地,构建人文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中马“两国双园”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打造全国首个定位东南亚市场的网络视听媒体输出平台“华丽播”。
突出对接RCEP规则//
☛借助RCEP生效实施机遇,在全区率先试点“农机出口+农产品进口”双向合作模式,在全国率先启动“两区”、“两站”建设,为跨境农业交流合作提供改革示范样板;构建面向RCEP的再生有色金属进口原料集聚加工基地新模式,打通再生有色金属进口原料通道,促进产业快速集聚。
突出市场主体参与//
☛“产业供应链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改革创新”、“全国首笔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跨境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等制度创新,提高企业融资、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金融“活水”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突出服务产业发展//
☛在形成的30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围绕农业、有色金属、医药、数字经济、动漫等产业形成2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服务和助推广西自贸试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为广西谋发展。围绕面向东盟、服务陆海新通道、沿边开放,探索形成四批共13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
☛其中“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入选国家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广西边民互市贸易集成改革”等累计7项创新举措获海关总署批复备案,在全国海关稳居前列,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下一步,广西自贸试验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升级、建设升级。围绕落实《进一步深化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加快推动实现投资、贸易、跨境资金、运输往来、要素资源、人员进出等六个自由便利和数据流动安全有序,建成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先行区和试验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