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2022年RCEP正式生效实施后,国内各产业、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 为更好应对更深层次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挑战,构建产业安全保障体系,2022年,商务君建立了食糖、林木、陶瓷、电线电缆四个广西优势外贸产业协会以及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共6家广西首批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预警工作站。
过去的一年
广西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预警工作站
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成效一:
贸易救济信息发布“及时雨”
☆ 一年来,广西6家工作站在多元媒介平台建立了专门的贸易摩擦信息专栏,实时监测发布广西及全国贸易趋势动态,至今已推送有关信息共570余条,发布贸易救济专题宣传视频2期,开展相关专题培训、调研座谈50余场,实地走访企业200余家,完成调研报告等成果70余篇。
☆ 工作站工作情况曾获人民网、中新网、法治网、中国商报网、中国绿色时报、广西广播电视台、区内地方电视台,以及多家报刊、行业内部刊物报道。
如:食糖工作站举办的“我国食糖进出口形势分析与贸易救济知识专题培训”和“2022年食糖产业安全发展与竞争力研究论坛”,培训直播及回放观看人员总计超过2000人次,培训内容获中国糖业协会转发宣传,并获新浪财经、贸易救济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糖网等媒体转载。
成效二:
产业监测“安全阀”
☆ 广西6家工作站已通过常态化联系广泛收集企业外资外贸发展信息,建立广西区内重点外贸产业目录和重点服务企业库,形成产业安全监测交流机制,已初步建立广西重点行(产)业贸易摩擦预警监控体系,能够第一时间收集反馈企业提出的问题和诉求。
成效三:
应对贸易摩擦“帮扶手”
☆ 通过工作站及时监测和预警了美国将2家广西企业列入“未经验证实体清单”和涉及广西企业的越南启动对华铝型材反倾销第二次期终复审等突发贸易摩擦事件。
成效四:
产业分布“资料库”
☆ 组织工作站绘制了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分布图和对应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预警工作点分布图,正积极编写完善《广西贸易救济案例汇编》和《商务政策与法规汇编》,为开展贸易与产业安全主题培训提供依据。
成效五:
常态化沟通的“主管道”
☆ 工作站已同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相关工商协会和合作伙伴举办多场有关投资贸易的线上交流沙龙。
成效六:
贸易救济热点的“研究员”
☆ 广西6家工作站结合自身行业调研实践成果,组织研究产业安全预警、贸易救济和贸易调整援助等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已公开发表《2021年中国食糖进口形势分析与“十四五”视角下2022年展望》《国际食糖出口限制政策对我国食糖产业安全的启示》《广西自贸试验区适用 RCEP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多篇成果。
广西6家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预警工作站联系方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下一步,商务君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注重维护贸易安全、产业安全,持续发挥首批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预警工作站的作用。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铝型材、陶瓷、林业、食糖、电线电缆等外贸出口优势产业,创新开展贸易救济和贸易调整援助工作,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与自上而下的指导与监测机制,进一步提高广西外向型产业应对贸易摩擦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广西外贸更高质量更安全发展。
小贴士:贸易救济就是指对在对外贸易领域或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国内产业由于受到不公平进口行为或过量进口的冲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各国政府给予他们的帮助或救助。贸易救济措施通常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