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企动态 > 正文

拒绝塑料污染 商务领域在行动——全省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之二

时间:2022-12-12 作者:佚名来源:四川省商务厅

  

  近年来,我省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认真履行塑料污染治理属地管理责任,广大商贸流通企业认真落实限塑禁塑主体责任,全省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的政企“治塑”新格局。

  成都市“三个强化”促减塑。一是强化部署。市局党组中心组召开专题研讨会,推动商务领域践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先后制定印发《成都市商务局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方案》《成都市商超餐饮打包外卖限塑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扎实推进全市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二是强化宣传。大力开展“成都市绿色餐饮示范店评定活动”,充分发挥198家绿色餐饮示范门店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餐饮企业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同时引导大型商超加强限塑禁塑知识普及和宣传。三是强化检查。今年以来,市局组织23个工作专班,结合商超、餐饮疫情防控及安全督导工作,会同区(市)县商务主管部门,下沉督导检查商超1600余家次、餐馆835家次,就“光盘行动”“低碳限塑”等政策,对商超、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解读宣讲,推动企业将绿色环保、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求落实到各个经营环节。截至目前,全市大型商超已实现可降解购物袋全覆盖。今年1-9月,全市回收处置各类废旧塑料66.02万吨,其中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废旧塑料50.72万吨。

  德阳市四向发力促减塑。一是出台规划方案。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德阳市再生资源体系规划》,以“两网融合”模式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择优选择3-5个企业作为试点,打造再生资源回收标杆企业。二是发挥协会作用。依托餐饮烹饪、零售商、电子商务等行业协会,指导企业填报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宣传。由市属国有平台公司牵头筹建德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动员废塑料、废旧金属等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在市级商贸流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中,单列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大商业综合体创建“绿色商场”;会同市垃分办创建蒲公英志愿讲师队伍,在全市商场、超市、市场等场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塑料污染治理宣传活动。四是开展监督检查。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联合检查,重点查处商场、超市、交易市场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行为,并把一次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工作纳入局安全生产督查小组日常检查内容。

  阿里巴巴加“数”兴“智”促减塑。一是大力推广原箱发货。采取大数据算法和智能化仓储指导发货打包流程设计,天猫超市全面实现原箱发货和纸箱二次利用发货。二是利用智能装箱算法实现包裹“瘦身”。菜鸟通过开发智能切箱、装箱算法来减少包装用量,结合大数据算法模型,设计和优化纸箱型号、推荐最合适的装箱方案,让箱型更匹配、装箱更紧凑。三是探索可持续低碳供应链解决方案。菜鸟联合商家依托商品库存数据和智能算法,建立B2B循环箱体系。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淘宝发布《“限塑令”行动倡议书》,号召商家减少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减少二次包装、推广使用“瘦身胶带”和环保材料包装。饿了么平台设置环保信用分管理体系,推动商户使用环保纸质餐盒及包装,并为积极响应的商家提供流量支持和特殊标志显示,对违反减塑规定的商户进行处罚。五是丰富绿色包材供给。淘宝引导浙江海正、泽钰新材等国内降解原材料龙头企业入驻,并引入绿色包装设备产业带商家。目前已形成10余个品牌及企业为支撑的绿色包装联盟。

  成都益民疏堵并举促减塑。一是提升治理意识。在89个益民菜市醒目位置张贴禁限塑海报、标语以及播放有偿使用塑料袋视频,在市场内外散发禁限塑DM传单,推动形成禁限塑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二是推动减少塑料袋使用。各益民菜市门店禁止商家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统一有偿为消费者提供可降解塑料袋、环保连卷袋等。目前,益民菜市商家有偿提供降解塑料袋、消费者有偿使用降解塑料袋的比例均达到100%。三是协调各方创造限塑条件。主动联系降解塑料袋生产及其自动售卖设备等厂家,为各益民菜市直销直配降解塑料袋、免费提供自动售卖机等,让商家、消费者都能够便利使用。在各益民菜市大量投放购物筐并开展租借活动,免费投放定制的环保购物布袋,让消费者重拾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回归绿色环保生活状态。四是建立日常监管制度。将垃圾分类与禁塑工作有机结合,建立检查台账,每日对商家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将其纳入诚信商家指标考核。与商家签订禁限塑承诺书,开展可降解塑料袋知识培训,确保禁限塑长效化。

  


原文链接:http://swt.sc.gov.cn/sccom/swdt/2022/12/7/17e88b5a9b5b46ee966700092ddabdf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