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三年多了,为总结前一阶段建设成效,深化部署下一步广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工作,11月29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广西自贸试验区工作情况汇报,审议有关重点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 三年多来,我们积极为国家试制度,全面实施国家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总体建设水平在同批6个自贸试验区处于中上水平。
南宁片区 三年多来,在对接国际一流标准规范体系上“大胆试”,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550份、金额3.3亿元,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等5项试点政策业务金额87.6亿元,累计新设立企业4.3万家。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企业394家。 △ 位于南宁片区的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 三年多来,GDP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50%,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30%,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70%,形成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海洋装备制造、林浆纸等临港主导产业体系。 △ 位于钦州港片区的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一期全景。 三年多来,在全国首创启用陆路口岸全信息化智能通关和一站式通关模式,率先在广西区内实行“提前申报、卡口验放”通关改革,率先在全区实行非接触式通关模式,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跨境劳务“五跨”产业加快发展。 △ 位于崇左片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下一步,商务君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刘宁书记、天立主席重要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实施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努力实现“六个大提升”,打造广西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区。 力争经过3年努力,实现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水平提升到21个自贸试验区的中上水平。 对标RCEP、CPTPP等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提升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获得感,打造形成制度型开放试验区。 深度参与中国—东盟产业分工和合作,力争企业主体数量翻番,实际使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区40%以上。 拓展面向东盟的国际产业链合作,打造新能源、精细化工、跨境铝产业、面向东盟文化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链。 力争协同发展区在明年上半年正式设立,让更多有带动能力的企业和优质项目享受自贸试验区建设红利。 推动自贸试验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开放平台共融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