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厦门港高质量发展规划》,到2027年,厦门港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港口,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卓有成效,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并进一步巩固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地位,大幅提高集装箱国际中转和海铁联运比例,力争货物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标箱以上,国际中转比例达15%以上,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前10位。同时,在现有营运船舶运力400万载重吨的基础上,实现全市营运船舶运力翻番;集装箱码头资源整合效果显现,泊位利用率显著提升,集疏运体系畅通,港口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一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邮轮母港,形成国际知名的邮轮品牌和邮轮服务产业链;“丝路海运”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成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特色平台;港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到2037年,厦门港将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枢纽港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期间,逐渐形成覆盖海西、连接海陆的服务网络;航运要素高度集聚,临港产业高端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完备;建成国际一流邮轮母港,形成国际知名的邮轮品牌和邮轮服务产业链;港产城互促和谐发展;两岸航运合作深度融合;建成智慧平安绿色港口,实现港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外,港口运行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作业单证电子化、服务项目在线化;港口安全应急保障水平显著增强,港口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港口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和港口单位货物吞吐量CO2排放量达到国家要求。同时,港口基础设施深水化、大型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港口设备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标箱(TEU)以上,邮轮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00万人;铁路支线覆盖主要港区,对外集疏运体系高效便捷;对外海向航线覆盖全球主要港口,形成干支结合的全球航线网络化布局,显著提升国际枢纽地位,集装箱外贸班轮航线数量达150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总数超过200条,国际中转比例达到20%以上,打造出国际化的一流口岸服务体系,通关时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