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上下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之际,8月25日,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率领的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开启广东学习考察之行。在新一轮粤黔协作协议签订过程中,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代表贵州省商务厅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贵品+圳品”市场开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图加快推进黔深农产品流通领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深度合作平台。
这次学习考察,代表团将分为两组,由谌贻琴、李炳军分别率队,前往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东莞市,珠海市、中山市、佛山市,并在广州市汇合,重点考察高等院校、产业园区、企业、科研机构等,学习广东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接粤黔东西部协作工作。
山海相连,粤黔情深!从1996年中央明确广东省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和黔南开始,粤黔协作已开展26个年头,取得了系列务实成果。2021年,中央重新调整新一轮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决定广东继续帮扶贵州,这是粤黔两省在新起点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粤黔两省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行动。
8月25日,深圳市福田区城市建筑群
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广东与贵州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深化合作才能共创未来!粤黔两省都把加强协作作为重大机遇和利好。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用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省际合作机制,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赢得更大市场。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贵州扩大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为我省加强粤黔协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在全面落实新一轮粤黔协作协议过程中,粤黔各层级交流交往频繁。据悉,全省8个市(州)66个脱贫县党政主要领导均赴协作城市考察对接协作工作,2021年度粤黔东西部协作协议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同时,粤黔两省深化拓展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合作模式取得积极成效,推动新时期粤黔合作向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认识基因如何助力农业生产?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党委书记崔泽民介绍,以番茄为例,作为世界第一大蔬菜,年产值近千亿美元,但现在的番茄越来越没有儿时的味道,基因组所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番茄风味调控机制,为番茄风味改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利用多重组学的大数据,找到了已丢失的影响风味的33种关键有机化合物,为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了路线图,目前,已选育出15个优质美味的番茄新品种。“贵州的自然环境好,生态好,通过溯源技术我们可以说这个灵芝就是贵州来的,做出品牌。”崔泽民介绍,目前研究所正在建立贵州灵芝种质资源库和贵州灵芝产品的品种和品质标准,为灵芝的种植、加工、流通提供全程溯源服务,携手贵阳南明区和贵州中科分子打造贵州“灵芝谷”。 贵州灵芝
据悉,研究所拟将番茄等研发的蔬菜品种投入毕节市播种,再将产品返销到大湾区市场。同时有意向在贵州开展杂交马铃薯的实验、育种,以及支持贵州种植低生糖抗性水稻,并为贵州林下经济、红高粱育种等提供支持。
贵州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表示,“贵品”入“圳品”是高标准的双向互动,是要构建协作互补的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双方优势互补,建立健全共建共赢共享平台,按“圳品”标准建设打造在黔产业基地,扩大“贵品”在大湾区的稳定销售规模,支撑“圳品”市场供应,推动贵州商品从“黔货出山”向“黔品出山”的华丽转身,共同提升双方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