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达3665.02万美元,同比增长76.25%。一是提升能级强平台。东至龙工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依托大龙网平台优势和品牌资源,复制推广大龙网“两国双园”发展模式,注重“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开拓及深耕,有效集聚传统外贸、内贸电商、生产制造、配套服务等30余家企业抱团发展,推动箱包、袜业等本土特色产业“上线出海”,不断增强跨境电商集聚能力。二是引育主体增后劲。通过“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等多种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跨境电商企业落户我市,1-7月新增跨境电商实绩企业8家。引导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和中国制造网等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1-7月传统外贸企业事项跨境电商交易额2485.4万美元;引进“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企业在池设点,降低跨境电商经营成本。三是政策引领优环境。市级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跨境物流、海外仓、跨境平台”等多项内容,助力打通跨境业务国际物流通道,引导企业租赁海外仓,增添企业发展信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资金,2022年上半年争取兑现跨境电商政策资金268.4万元。建立超亿元、超千万元、超百万元企业清单、问题清单和措施清单,分层分级开展包保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办公场所、人才引进、融资、物流等方面问题,推动我市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