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商务厅服贸处组织召开预制菜产业调研座谈会。参会代表介绍了预制菜发展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还就如何以预制菜产业为切口,推动餐饮产业与农业、工业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指出,预制菜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目前正进入高速发展期,或将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对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促进餐饮消费升级具有积极意义。在疫情等应急形势下,对完善生活物资保障体系具有支撑作用。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有着良好的群众口碑和消费基础,发展“川派餐饮”预制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省发展预制菜产业正当其时。
会议认为,我省发展预制菜产业既有优势又面临挑战。四川是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供应丰富优质,同时有着完备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川调”市场占有率高,这些都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也要清醒看到,我省预制菜产业还存在起步较晚、市场主体较少、标准化程度低、风味还原度不够、冷链物流成本较高、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
会议一致认为应充分抓住预制菜发展机遇期,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商务厅从流通端推进预制菜产业特别是预制菜肴的发展责无旁贷,将密切协同农业、经信等有关部门合力推动。二是发挥协会桥梁作用。各有关行业商协会要为产业发展凝聚力量,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及时反馈意见建议。三是推动企业共同发展。要加强企业与协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集成我省预制菜的优势资源、人才和大数据等信息流,探索建立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的供应链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合作共赢。
据统计,2019-2021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加至3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省现有预制菜企业有2601家,占全国预制菜企业总数的3.85%。
四川省第三产业协会、成都餐饮同业公会、成都市食品协会、四川省长江集团、四川王家渡食品公司、海底捞火锅(蜀海)、徽记植得期待生物科技公司、成都新希望食品公司、小龙坎食品公司、成都富波顺贸易公司有关负责人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