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国家级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4月22日全省经开区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特别是罗文常务副省长讲话和李云泽常委、副省长工作要求,聚焦项目投资、产业培育、龙头招引,制定政策举措,进一步增强国家级经开区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压舱石”作用,争当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前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呈现项目大建设、产业大集聚、企业大投资的势头,跑出加速度,稳住基本盘。
一、强化延链补链,推动项目招引提质升级。全省国开区结合主导产业,深耕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等区域,集中资源招引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大项目,不断建强产业链核心环节、补齐产业链短板、推动产业链延伸,加快形成支柱产业链群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端化的发展格局。内江经开区明确大抓产业投资导向,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开展招引,1-4月成功签约晶美硅业单晶硅片项目、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基地等8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50亿元。德阳经开区抓住举办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机遇,将新能源装备、航空与燃机、电子信息等重大产业项目作为招引重点,今年清洁能源装备特色小镇谋划项目31个、总投资163亿元。广安经开区紧盯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先进材料、新能源储能产业三大主攻方向重点发力,一季度签约引进全球最大双甘膦生产等项目5个,协议投资164.8亿元。
二、强化服务保障,促进项目投资稳定增长。全省国开区坚持精准高效抓服务,着力打好项目建设“服务战”“攻坚战”“突围战”。在服务项目机制改进上,内江经开区推广“首席服务官”“最多找一人”模式,高效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快速推进天丝红牛饮料生产及配套等项目开工建设。绵阳经开区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坚持实施“三级责任制”,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督查,聚焦关键环节、紧盯项目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抢抓在库项目建设工期,狠抓上级资金争取、本级政策落实、水电气要素保障,形成项目实物工作量和投资实现量齐头并进。德阳经开区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实施日报告、周研判、月调度、季拉练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百事食品“提前介入、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和三环电子“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及投产”等经验,一季度新开工钢研高纳、鹭燕医药等重大产业项目11个,形成实物工作量16亿元。
三、强化要素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水平。内江经开区聚焦“亩均论英雄”,持续消化存量土地,及时处理闲置土地,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今年以来新增工业用地1500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000亩,进一步拓展产业承载空间;实施“增资扩池”行动,今年实现风险补偿金约1400万元,总授信额度超1.4亿元,通过“园保贷”、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形式累计发放贷款3.08亿元,计划发行专项债券29亿元,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聚焦“蓄势赋能”,今年计划总投资100.35亿元完善医院、学校、电力、通讯、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城市功能。德阳经开区抢抓中省财力下沉、新增专项债等机遇,目前发行到账专项债资金12亿元,帮助重点企业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2.9亿元,积极对接政策银行贷款、金融机构专项贷等资金28.5亿元;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200余亩、闲置厂房30余万平方米,建成21万平米标准厂房,保障项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