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五华区召开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暨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会议,明确在产业发展上争先突破、在招商引资上争先出招、在项目建设上争先提速、在效能提升上争先示范、在经济工作上争先进位,以“五个争先”活动,把全区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上来,充分彰显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奋力在全市走在前、作示范,以实际成效为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出贡献。
培强新兴产业 赋能实体经济
“云南是旅游大省,如果游客因疫情减少,我们能不能用数字化的手段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云南省区块链中心,云南云链未来科技有限公司CEO黄鑫一边展示手机上的信息,一边介绍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
通过云链未来开发的“建水区块链大数据平台”,市民和游客可以点击建水紫陶一条街的任何一家店铺,24小时远程全景“逛街”;如果对店铺里的某一件紫陶茶壶有想法,还能购买、点赞、评论,并与网友分享心得。在系统后端,企业和从业人员能了解消费者喜爱的紫陶产品、风格,为紫陶产品的开发寻觅商机;而政府部门可以掌握紫陶的销售状况,为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在这个区块链平台上已有建水紫陶企业60家、162名从业者、14173个作品上链。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我们希望打造强大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黄鑫说,“我们是2019年创业的公司,在发展中得到五华区在办公场地、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公司业务已走出云南覆盖全国8个省份,今年的目标是成为规模以上企业。”
近年来,五华区紧扣市场需求、围绕企业诉求,加大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对符合产业导向、全产业链发展的项目,根据企业落地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化“一企一策”,助力企业快速落地、蓬勃发展。以云南省区块链中心为例,自2020年落户五华区以来,先后成功引来阿里巴巴集团、杭州时戳、杭州天谷等56家企业入驻,培育出云南本土知名的云链未来、云烁巴克云、云房信息、朗骏科技等发展前景较好的区块链企业,实现达远软件、云南会基、阳光事达等传统信息化企业链转型成为区块链企业,53家企业涉及60个区块链信息服务项目成功备案,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效果凸显
聚集新优势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内,去年下半年开工改造的10号平台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外立面部分收尾工作,预计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目前,已与舜喜生物科技、云南数联等优质企业达成租赁共识,意向租赁面积已达80%。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形成以金鼎山为核心,金鼎1919创意园、M60创意园、108智库空间、唐工坊文创园、拾翠民艺园为分园的“一核多分园”空间发展格局,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广告及关联产业聚集度最高、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园区聚集了包括九机网、猪八戒网、360搜索、新浪乐居、微想智森、云南电视台国际频道、盛策同辉、掌上春城、视广科技、捷利喷画等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1150余家,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商业模式互补的广告关联互动体系。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杨建良表示,10号平台建成后将针对科技型、文创型、文艺创造等实行产业聚集和产业发展,引领带动园区从传统服务业,向创业创新科技园逐步转型。
转型升级,不仅仅在广告产业园。今年,五华区将把产业发展放在先导性、基础性位置,率先发力、精准发力、争先突破。在烟草制造业方面,大力支持红云红河集团加快数字化改造和产业装备升级,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烟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烟草工业互联网平台、卷烟营销大数据平台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向五华聚集。在有色金属制造业方面,全力配合云铜易地搬迁,抓住搬迁后地块盘活、产业规划关键环节,争取铜基新材料相关研发环节留在五华。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围绕打造现代服务业引领区目标,聚焦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突出烟草配套、科技服务、人力资源、财会服务等重点,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五华区还将围绕西北新城城市功能拓展区定位,加大产业聚集与培育,借助区块链产业聚集、大健康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建设的风口,力争将西北新城打造成全省的产业升级新高地。
边建设边招商 瞄准目标加速推进
五华区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会议当天,五华区厂口产业园医药产业园一期启动区及德和食品智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塔吊来回运转,金属锤打声、大型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施工作业车辆来回穿梭……
作为五华区城市中心区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厂口产业园项目总面积3964亩,总投资约150亿元,6月底前完成标准化厂房项目主体施工,年底前12万平方米厂房投入使用。按照五华区产业发展规划,园区主要发展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加工,将建设成为立足五华、服务西南、辐射南亚及东南亚的大健康产品生产基地。“虽然我们的标准厂房还在建设中,但我们已经同步开始招商工作,并与一家企业签订厂房购买协议。”五华科技产业园管委会财政分局局长白庆波说。
“今年是我们建厂100周年,考虑自身的发展以及五华区的优惠政策,我们在这里拿了180亩地,分三期建设新的智能制造工厂。其中,一期项目投资4.2亿元,预计今年11月底完成建设。”昆明德和罐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炜介绍,一期智能制造工厂投入使用后,产能将提升4倍,极大缓解目前公司的产能瓶颈,公司产值也将从现在的每年4亿元提升至8亿元左右。
2月26日,五华区2022年一季度1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达136.67亿元。其中,红云红河工商物流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昆明市成品卷烟仓储、卷烟交接、成品卷烟分拣、零售户卷烟配送的一站式集成;一二一大街总部基地项目,将在片区形成新的招商载体及商业聚集,为辖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据悉,在深入摸排的基础上,五华区梳理出年度区级重点项目共155项,计划总投资1249亿元,其中在建项目64项,计划总投资798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91项,计划总投资451亿元,按照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增资一批的思路,抓引进、抓落地、抓开工、抓进度、抓服务,推动项目建设的大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另一方面,聚焦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绿色食品、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医药大健康6个重点产业导向,五华区将着力引进并打造一批符合五华实际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化、聚集化、集约化发展。目前,五华区已组建高新技术与区块链、文化旅游与大健康、城市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绿色食品与都市农业等5个专业招商分局,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原则开展精准招商,突出产业链条抓招商,以招商引资大突破推动产业发展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