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
开辟中乌合作发展新篇章
新年伊始,我们迎来了中国与乌克兰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乌关系经受住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和世纪疫情考验,保持了旺盛生机和活力。回首过去,我为两国关系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展望未来,我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乌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更高水平充满信心。
30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正确把握和战略引领下,中乌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建交30年来,中方始终尊重乌克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乌克兰人民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乌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坚定支持。2021年7月13日,习近平主席同泽连斯基总统举行了中乌两国元首历史上的首次通话。这是中乌关系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两国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中乌政府间合作委员会高水平运行,推动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30年来,中乌经贸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长足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已从最初的商品贸易发展到联合研发和全产业链合作。双边贸易额由建交之初的2.3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93.4亿美元,增长了80多倍。近年来,双方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契机,全面提升贸易、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水平。面对疫情冲击,双边贸易逆势增长,中乌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目前,中国稳居乌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1年,两国货物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来自乌克兰的优质农产品丰富了中国百姓餐桌,扮靓了“舌尖上的中国”。在乌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为乌克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上缴了可观税收,为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新亮点。华为等企业助力乌克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2G到4G的跨越,龙源电力等企业加速了乌克兰清洁能源转型进程。2021年6月,双方签署《中乌政府间关于深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协定》,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参与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9月,中欧班列在乌实现了双向运行,极大地拓展了乌克兰的过境运输潜力,为乌扩大对外出口打开了一条新通道。在乌中资企业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总体保持了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谋划后疫情时代合作优先方向,推动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30年来,中乌人文交流秉承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续写了同舟共济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乌克兰大量专家赴华援建传递了乌人民的真诚之意,乌克兰独立伊始中国即与乌建交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友善之心。近年来,双方密织民心相通的友好网络,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知和文化交融。双方互派留学生规模显著增加,在乌开设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增加到8家,学习汉语在乌蔚然成风。地方合作有声有色,两国建立友好关系的省(州)、市已达28对。对乌援助范围不断扩大,“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打造了一个个“小而美”民心工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乌两国人民守望相助,携手抗疫。两国领导人互致慰问,各地方、各部门积极分享抗疫物资、疫苗和经验,全方位开展抗疫合作。泽连斯基总统公开为中国抗疫成绩点赞,中国成为乌克兰疫苗最大供应国,为守护乌人民健康提供了坚强保障。这些生动的抗疫故事再次说明两国人民是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可靠伙伴,也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中乌友好日益深入人心,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薪火相传。
中乌关系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就在于它的发展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获得感,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过去的30年为中乌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中乌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国每年进口额2.2万亿美元以上,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将为两国合作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坚信,中乌两国人民必将继续携手同行,开辟两国关系发展的新愿景,共同开启中乌关系下一个黄金30年。
东方快线助力乌克兰
成为中欧班列新通道新枢纽
乌克兰东方快线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乌克兰运营中乌物流供应链12年的中资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空运、海运集装箱、大型工程物流、中欧班列等专业物流供应链服务。
多年来,公司在乌克兰先后为新疆交建、中电建、贝肯能源、胜利油田、新冠防疫物资、乌克兰中欧班列开通等项目提供全方位专业的物流服务,为促进中乌经贸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7-2021年,公司承揽的新疆建交、胜利油田等大型工程物流项目总计货量达30万方,协调港口、海关、内陆运输各物流环节,保障了中资企业在乌克兰境内物流的安全、高效运作。
2020年2月,疫情暴发,公司协助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中资企业、乌克兰华人华侨协会、中国商会等各方面组织和团体,将国内急需的防疫物资迅速集港、报关订舱、空运发运国内达12架次,为国内疫情防控提供最大的努力和支持。
2020年至今,分别开通首列中国(武汉)-乌克兰(基辅)中欧班列、乌克兰(基辅)-中国(西安)首列回程班列。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欧洲的东大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公司愿在乌克兰为中欧班列打造新通道、新枢纽深耕细作。在中国驻乌使馆的关心和支持下,目前公司在乌克兰已经开始筹划乌克兰与东欧邻国的陆港、工业园等项目。愿为祖国的“一带一路”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广泛参与中乌物流服务,公司在中乌经贸物流行业市场赢得了良好商誉。公司希望与更多中国和乌克兰企业携手面向未来,为不断加强双边经贸关系、深化两国传统友谊而不懈努力。今年是中国和乌克兰建交30周年,在此衷心祝愿中乌两国携手发展、共同繁荣!祝愿两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两国友谊天长地久!
中设集团:践行绿色“一带一路”
助力乌克兰新能源发展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设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国机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中设集团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第一家工贸公司。历经40多年发展,中设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以工程承包和产业开发业务为核心,融合贸易、设计、勘察、物流、研发等全产业链支撑的大型国际化综合性企业集团,为项目提供前期规划、设计、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等“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
2018年4月6日,在乌克兰副总理弗拉季米尔的主持见证下,中设集团与乌克兰最大私人能源公司DTEK集团签署了乌克兰尼科波尔246MWp光伏电站项目总承包合同。该项目是中设集团在境外承建的首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也是当时乌克兰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欧洲第三大单体光伏电站。
作为中设集团首次在“一带一路”国家-乌克兰开展工程承包项目,本项目被树立为中乌合作的重点示范项目,在公司领导、国机集团、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顺利圆满履约。电站投入运营两年多以来,运行状况良好,未出现过安全事故,系统可靠性高,发电效率高于国内同类型项目,两年累计发电6.1亿度,为项目业主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受到项目业主的高度评价。
该项目作为当时乌克兰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其顺利建成投产能够强有力的增加乌克兰新能源装机量,有效支持了乌克兰政府“减少能源进口,实现能源独立”的战略,对整个乌克兰能源行业实现结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站不仅为乌克兰人民送去了光明,加强了中乌双边能源领域合作,更是为中国承包企业带动中国设备在欧洲市场推广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电站两年累计减少66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彰显国企担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全球战略的积极践行。
值此中乌建交30周年之际,中设集团衷心希望与乌方在能源、水务、环保、农业合作、基建、交通设施、工业工程、通讯等各领域深入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用更多精品工程为中乌两国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