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维度 | 自查内容 | 落实情况 | 存在问题 |
全面 | 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 1.服贸会再上新台阶。常态化设立服贸会组委会和执委会,建立“事业单位+企业集团”运作模式。吸引了153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参会。组建全球服贸联盟取得阶段性成效。 2.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建立任务、项目、政策、企业和活动工作推进框架,173项任务年度目标已完成,31个年度项目全部落地。“10个专项+17个区域”配套实施方案全面推出,61项市级政策出台实施,22个传统商圈和20家传统商场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全城联动开展“北京消费季”商旅文体活动3000余项。 | 无 |
重点专项工作 | 1.牵头负责的2021年“两区”建设任务全面落地实施。 2.复制推广各自贸试验区成熟试点经验,目前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6批143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北京市已复制推广经验124项(除我市不具备船舶航行19个事项的自然条件暂未复制推广外),同时已形成10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3.探索开展数字贸易统计监测,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数字贸易及其统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数字贸易统计测度的范围、分类和方法,制定印发了我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首个统计测度方法《北京市数字贸易统计测度方法(试行)》。 | 无 | |
主要职责任务 | 1.抓消费促回暖积极有效。王府井步行街获评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前门大栅栏商圈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出台商圈发展、首店2.0版等6项支持政策;901家首店(含旗舰店)在京落地,增长近4倍;6个新消费品牌孵化试点基地挂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规模超上年4倍,717家离境退税商店居全国首位。 2.稳外贸稳外资多措并举。实施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34项行动措施。着力培育8个国家级转型升级基地和13个市级外贸基地。支持科技防疫物资出口,1-11月增长超过1倍,出口占比约五分之一。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贸易统计,出台20条数字贸易支持措施,数字贸易试验区错位发展格局初步显现。出台进一步加强稳外资工作的若干措施,修订外资企业投诉管理办法,全面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规章,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推介超百场。出台首个支持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市级政策文件。 3.商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展空港口岸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通关物流实现全流程全链条数据共享。《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经市人大审议通过。深化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行“不见面审批”“容缺办理”等便民措施,精简证明事项3项。按照市政务服务局统计数据,我局实行告知承诺事项完成比例38.8%,高出全市要求8.8个百分点。 4.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服务保障精益求精。高质量完成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食品原材料供应。高标准开展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餐饮原材料服务保障,配合完善配套商业服务。制定市民群众在京过年实施方案,开展家政春节保供行动。 5.疫情防控下市民生活便利度不断提升。科学优化商业服务业常态化防控措施,更新商超、餐饮等12个行业防控指引,加强进口货品疫情防控督促检查力度。全市社区菜市场“数字赋能”改造试点行动启动实施。130处便利店、书屋、药店等便民服务设施已在北京地铁开业。 6.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体系持续完善。全环节发力,加强货源组织,强化末端网点“哨点”作用,政企合力、快速响应的生活必需品供给机制有效运行,在多次局部疫情反复中经受住实战考验。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试营业。我市生活必需品量价稳定,蔬菜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 无 | |
全面 | 政务效能 | 1.推行告知承诺方面:一是印发《关于跨国公司在京地区总部认定事项告知承诺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外资研发总部认定事项告知承诺制度的实施意见》,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压缩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限。二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深入区里召开政策宣讲会、“一对一”深入企业宣讲等方式,指导企业认定,已累计向80余家企业宣传政策。三是办理量大大提高。2021年,新认定1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认定达到201家,已认定2家外资研发总部。四是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消费时尚品牌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专项工作,2次召开各区视频调度会,为20余家企业召开专场政策宣介视频会,“一对一”宣传政策,实地走访调研大兴商圈。目前已完成认定品牌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其余在加紧推进。五是解决企业燃眉之急。采取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的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2.实现90%事项“全程通办”方面:一是按数字服务工作要求,完成我局自建审批系统24项事项、无审批系统支撑的10项政务服务事项拆解工作。二是按照《北京市2021年政务服务领先行动计划》和《北京市数字服务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2年)》要求,开展自建系统的数据汇聚、数据清洗工作,实现内部数据清洗、数据自动汇聚并建立异常数据处理机制。 3.在京津冀自贸区内推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方面:根据京津冀三地政务服务管理单位《关于印发<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政务服务“同事同标”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其中所列“限制进出口技术的进出口许可”和“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合同登记”事项。主动联系津冀两地商务主管部门,就两个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实现同事项名称、同受理标准、同申请材料、同办理时限和办理结果互认,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内完成两个事项“同事同标”工作。 4.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方面: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主动公开市商务局承担的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目录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并定期公开落实情况。围绕“两区”建设、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服贸会等商务领域重点工作,通过部门网站、政务新媒体、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媒体集中采访、推介会(沙龙)、“对话一把手”电视专题访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全年在部门网站主动公开信息1218条、行政许可事项454项,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4293条,阅读总量近1.9亿次,互动9.4万余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等56次,组织媒体采访400余次、推介会(沙龙)48场次、“对话一把手”电视专题访谈29期,累计新闻报道(含转载)约40万余篇。全年共受理并办结依申请信息公开1050件。 5.政策解读与平台建设方面:坚持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同步发布,全年部门网站发布政策解读37篇,新媒体发布政策解读28篇。主要领导带头宣讲政策,通过参加新闻发布会、推介会(沙龙)和“对话一把手”电视专题访谈等各种会议论坛活动,对“两区”建设、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服贸会等重点工作进行政策推介和解读。以商务局门户网站为政务公开主渠道,充分利用局“两微一端”及新闻媒体,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截至12月,网站累计主动公开信息1218条,浏览量近4300万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接听“一站式”服务大厅政务公开咨询电话达4.67万人次,报送规范性文件21种,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1050件。网站互动渠道受理网民在线咨询及领导信箱等信件累计174件。 6-8、接诉即办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方面:坚持将“接诉即办”工作作为局重点工作进行督察考核,落实季调度月讲评机制,驻局纪检组和机关纪委、人事处等部门严格落实执纪追责,《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颁布后,局党组迅速对《条例》实施动员部署会精神进行传达,多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进行《条例》宣贯,深入领会精神内涵,以突出解决率为核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诉求,推进商务举报投诉工作法制化进程,提升首都商务“接诉即办”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全局上下共同努力下,4次自办诉求、行业诉求综合考评全市第一,全年响应率100%。 9.推进“全程网办”方面:一是加强电子档案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制度规范体系建设,规范电子档案元数据管理,完成我局4个自建系统“北京市拍卖管理系统、外资研发总部认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台商到祖国大陆参展备案”,完成12个事项归档配置,配置完成率为100%,使用市级统建政务服务电子档案系统,完成了办件汇聚通道的改造升级,实现了系统技术对接。二是制作完成电子印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外资研发总部认定”两个事项为实现全程网上办理,需要使用北京市商务局公章电子印章,经与市政务服务局、市经信局、市公安局等部门确认,已经制作完毕北京市商务局电子印章。 10.出现有效投诉方面:未出现有效投诉。 | 无 |
管理效能 | 1.管理制度方面:根据《北京市市级国家行政机关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和年度市级行政机关绩效管理考评细则,制定《北京市商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为局行政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 2.工作机制方面:一是台账管理工作机制。年初召开局党组会,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局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工作台账,做到绩效工作“五定”,即“定工作任务、定责任领导、定责任处室、定目标要求、定落实时限”。二是问题调度工作机制。每月梳理部门清单事项进展情况,对进展缓慢或滞后,以及未按时间节点及时报送工作进展和反馈工作情况的处室,通过局长办公会、专题会,以及局领导赴现场调度等形式,加强工作调度,组织协调研究。三是行政问责及责任倒查机制。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开展绩效管理行政问责工作。发生重大廉政问题、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和年度绩效“三效一创”考评指标被扣分的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在评优评奖、干部任免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将绩效管理考评结果与公务员奖惩、干部任免、处室评优等工作挂钩,加大奖优罚劣、治庸治懒力度。 3.履职清单方面:一是认真编制。年初受领任务后,认真进行责任分解,经过“三上三下”反复征求意见,确保分工准确、责任明确、目标可行,形成年度工作任务清单,经局党组会研究后印发落实,确保履职有任务图、目标图、路线图。二是发挥作用。充分发挥清单的台账和抓手作用,前三季度,每月填报一次重点任务进展,每季度末全面填报;从第四季度起,每月全面填报一次,确保任务无遗漏、全落实。 4.分析研判方面:一是局绩效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开展日常、月度、季度绩效沟通,及时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发现问题和偏差,推动工作及时改进、持续提升;二是局党组结合领导小组分析研判结果,召开季度商务工作形势分析会,对做好下一步工作进行筹划部署。 5.问题报告方面:局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对计划任务和绩效指标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协调;对需要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书面请示报告。 6.协调配合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市政府绩效管理与督查办公平台”的作用,按要求进行日常监控、信息查阅、任务受领和结果反馈,避免因查阅不及时、任务不清楚、反馈不符合要求,影响任务推进。二是积极协调市委市政府其他委(办、局),以及各区等,就履职清单编制、任务目标制定、重点任务推进等进行统筹,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推动任务落实。 7.工作创新方面:一是融入式督办。将绩效与督查一体化推进,定期在督查工作群中提醒,经常性到处室深度沟通,面对面了解情况,确保任务进展可控。二是多维度推动。对客观阻力大、矛盾多的任务,综合采取协调局领导赴现场专题调度、召开专题会议调度、下发通知督促等方式,全力推进问题解决。对“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服贸会举办,请市领导高位督办。三是全方位核验。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作用,以国际化、第三方视角全面审视“两区”建设;会同市委组织部结合《“两区”“三平台”建设干部人才支撑三年行动计划》,对东城区等6个区以及市金融监管局等10个市级部门围绕“两区”建设重要政策、重点项目落地情况进行考核。 8.整改实效方面:4月7日,在局党组会上通报《市政府办公厅关于2020年度绩效考评结果的通报》。局绩效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形成了《局2020年度绩效考评结果情况分析报告》,重点查找了制度要求落实、市区两级领导认可度、建议提案办理质量满意率、在京单位和基层群众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经绩效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印发全局落实整改。围绕强化制度贯彻落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领导批示件办理质量、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质量,以及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完成整改工作。 | 无 | |
全面 | 财政效益 | 1.财源建设任务落实情况:一是按期报送重点工作,每月汇总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等行业及“两区”建设重点项目落地、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内容,按月向市财源办报送任务推进落实情况。二是落实市领导有关工作指示和财源建设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做实做细财源建设工作,将“服务包”工作与财源建设有效衔接、一体推进,做好我局作为行业管家的51家重点企业的领导走访、企业对接服务、诉求及服务事项推进等工作。三是及时监测总部企业外迁动向、在京布局,积极支持企业及重点项目落地。通过财源大数据系统及时对企业反馈的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进行回应,推动财源建设督办任务落实。 2-3.稳定存量及培育增量财源情况:充分发挥总部经济发展引领作用。2021年2月出台新版总部政策,构建“1+N”政策体系,为吸引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总部企业在京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通过政策引导、环境优化,跟踪服务,增强了总部企业在京发展的信心,2021年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家,累计认定达到201家,已认定2家外资研发总部。全国率先开展外资研发总部认定工作,为科创中心、“两区”建设,增添新引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对企服务,推动雀巢增加大量投资,在京实现实体化发展,坚定企业在京发展决心,推动企业由管理性转变为投资性实体化经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5亿元人民币。 4.预算评审情况: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项目评审管理的工作方案》做好预算评审工作。对于纳入评审范围的项目,根据制度要求,限额以上项目一律报送财政评审目;限额以下的均实施了部门自评审。 5.成本控制效果:根据市财政局要求,选取北京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及“放心肉”运维项目中的全链条数据服务费,实施成本绩效分析工作;选取外贸高质量发展项目实施优化支出结构绩效分析工作。 6.预算绩效管理:根据财政部、商务部要求完成中央内外贸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根据市财政局要求开展2020年部门项目绩效自评及2021年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工作。 7.结转结余率:做好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工作,按月公示支出进度并与处室年度考核挂钩,严格控制项目结转结余规模。 8.预决算差异率:除去年中追加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增重点项目、以及年初预算中未能安排的市级待下达及中央待下达项目外,我局预决算差异资金规模控制在市财政局规定的范围内。 9.监督检查处理处罚情况:无。 | 无 |
绩效审计 | 1.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规和纪律。 2.遵守“三公经费”使用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流程。 3.严格按照市财政填报预算要求,根据我局实际资金预算需求,申报财政资金。 4.按规定上缴财政性结余资金。 5.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完成采购项目的政府采购意向公开、采购计划编制、采购项目立项、采购项目合同备案等采购流程。各处室、各单位,严格按政府采购规定执行,做到了应采尽采。 6.对于各重大项目(政策),局党组认真开会研究并组织实施,收到良好效益。2021年服贸会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致辞,吸引了153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参会,达成各类成果1672个,成果数量和交易金额均超上届。制定出台“互联网+流通”创新示范项目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等支持政策,带动企业加快应用电子商务拓展线上销售新渠道,1-11月,全市网络零售额实现4916.8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全市社零总额比重36.2%,占比创历史新高,对社零额贡献率超过65%;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约25%。贯彻落实《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工作方案》,立足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大力推进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市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早餐、家政、美容美发、末端配送(快递柜)、洗染和便民维修等8类网点超过9万个,实现全市社区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按照《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完成王府井、前门大栅栏、CBD、三里屯等22个商圈改造提升,2021年1-11月,除环球商圈外,其余21个商圈的零售规模达到1625.8亿元,同比增长49.4%,两年平均增速30%,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达到12%,贡献率达到42%,拉动社零总额增长4.4个百分点,消费拉动作用明显。贯彻市政府《北京市促进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规定》,形成“1+N”政策体系,支持总部企业在京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新认定1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创单年认定数量历史新高,累计认定达到201家。在全国率先开展外资研发总部认定工作,目前已认定2家外资研发总部。加快推进“两区”建设,率先实施40多项全国或全市首创、首批政策,推出20余项体制机制创新成果,推动出台90余项配套文件,全市新设外资企业增长53.2%,自贸试验区以千分之七的面积贡献了全市12%的进出口和约三成的外资企业增量。 7.加强对直属单位预算管理,严格履行预算调整管理有关要求,及时批复下属单位预算申报及调整申请,组织直属单位参加预、决算编制培训会,指导开展相关业务。 8.2021年上半年,市审计局对局2020年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进行了审计,只出具了审计报告,没有出具审计决定。 9.收到市审计局关于市商务局2020年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的审计报告后,我局迅速组织有关处室和单位逐项整改,并向市审计局报送了《北京市商务局关于报送2020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整改情况的函》。 | 无 | |
全面 | 服务自评 |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思想、抓纪律、抓作风、抓工作,为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51项实事。推进商务系统廉政建设,见人见事进行警示教育2次。强化制度保障,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党组讨论和决定的重大问题清单》《关于加强风险防控完善领导班子“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意见》《大额资金管理办法》《商务发展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因公离京报备工作实施细则》《兼职纪检监督员工作办法》《应急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应急值守工作制度》等决策、党建、财务、监督、管理等制度措施。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履职,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合计150件。发挥规划导向作用,本市“十四五”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等印发实施。向重点批发市场选派驻场员52人次,在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 无 |
附件下载:
市商务局2021年度日常履职考核事项完成情况自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