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企动态 > 正文

绵阳特色街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市委书记罗增斌调研特色街区建设工作

时间:2021-11-30 作者:佚名来源:四川省商务厅

  

  十三五以来,绵阳高度重视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按照“规划先行、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工作思路,在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打造了科技城新区上马.望蜀苑、涪城区马家巷和跃进路1958历史文化街区、江油都汇水街、三台县潼川古城、安州区洋马路、北川巴拉恰和游仙区芙蓉汉城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其中北川巴北拉恰和游仙区芙蓉汉城获评省级特色商业街区。绵州记忆、安州区洋马路入选四川省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全市形成了以美食文化、商业贸易、历史文化、旅游休闲为主要业态各类特色街区52条,总商业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入驻商户近万余家,营业额超100亿元。

  为加快推进特色街区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11月23日,绵阳市委书记罗增斌率领市委常委黄朝阳、姚永红,副市长李南希、袁明,涪城区、商务、住建、自规、发改、财政、文广旅、公安等单位主要领导,专题调研绵阳特色街区建设工作。

  上午,罗增斌书记一行先后踏勘了涪城区绵州记忆步行街、跃进路1958历史文化街区、科技城新区上马•望蜀苑等街区建设情况,并详细了解街区当前运营发展情况。

  下午,召开了常委专题会,讨论全市特色街区建设工作和绵州记忆步行街改造提升设计方案。会上,市商务局局长韩忠明汇报了全市特色街区建设工作,涪城区委书记邓辉汇报了绵州记忆步行街区改造提升项目推进情况,设计团队介绍绵州记忆步行街设计方案及其重要节点天青苑设计方案。与会人员就全市特色街区建设和绵州记忆步行街区改造提升工作发表了意见及建议。罗增斌书记对全市特色街区建设作作了安排。

  一、突出目标任务落实。“十四五”时期,绵阳要以建设成渝城市群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城市商业提升行动为牵引,对标上海新天地,以绵州记忆为核心,以1958历史文化商业街为引爆点,深挖三线建设、红色文化等历史文脉,记忆绵阳、印象绵阳、点亮绵阳,按照“一地一精品”“一街一特色”“一区一故事”,聚焦人气指数、聚焦产业发展、聚焦元素时尚、聚焦历史文脉、聚焦科技创新,因地制宜,打造10条市级特色街区,3条省级步行街,争创1条国家级步行街。2022年,要把绵州记忆步行街、跃进路1958历史文化街区、科技城新区上马•望蜀苑、游仙区中国喜街等街区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二、突出科学规划引领。以规划为引领,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和地方特色,聘请专业机构高水平编制特色街区发展总体规划,突出特色和亮点;做好统筹规划,坚持城市更新和新区开发相结合,坚持环境美化和设施配套相结合,坚持业态提升和优化空间布局相结合,将特色街区规划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三、突出街区业态质量提升。提高商业质量,丰富街区业态,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注重引进首店,大力发展代表当地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和非遗技艺,提升购物、餐饮等传统消费;着力发展体验式、互动式的新兴消费,打造网红打卡街区,充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四、突出街区历史文化挖掘。坚持以商承文、以文促旅、以旅兴商,推进文商旅联动。一是突出文脉传承、风貌保护、功能提升、产业发展,让“老街巷”成为“新商业”的承载空间;二是支持本土“老字号”做精做强,让特色街区成为绵阳老字号和名优特产品集中展示承载地;三是多形式组织品牌文化节会活动。依托特色街区,打好“文化牌”,广泛举办美食节、酒吧文化节、网红打卡节、潮流时尚节,扩大特色街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突出街区环境优化。围绕交通路网、立面地面、设施设备、绿化亮化等要素,加强街区环境改造整治。延续老街区建筑风格和文化脉络,提高立面、地面等环境卫生标准,增加绿地、休闲空间和设备设施,打造美观舒适、富有特色、便利安全的街区风貌环境;按照“顺畅高效、规范有序”的原则,优化周边路网和交通设施,强化交通组织管理,确保路面交通顺畅高效。

  六、突出管理运营模式创新。创新街区管理模式,组建街区商户自律组织,形成“市统筹推进、县市区(园区)具体落实、街区日常管理、商户共同参与”的共治机制。积极探索实施临街业态管控机制,制订商业业态发展规划和业态管控导则,梳理归类应该保留、可以保留、必须迁出三种业态类型,根据街区规划定位,动态更新和调整业态及配比。强化政府对资源的主导作用,引导和约束产权人的出租行为,加大优质项目的引进和扶持,围绕机构、安全、诚信等方面,加强组织保障和规范管理。

  七、突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成立市政府领导牵头,商务、住建、自规、发展改革、文化旅游、金融、财政、市场监管、交通、公安等市级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部门间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县市区(园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形成“市级统筹,属地主体、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共同推进特色街区建设。

  


原文链接:http://swt.sc.gov.cn/sccom/swdt/2021/11/29/f1bd54a29645465da518101a615f6a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