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获批建设,红河综合保税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红河州充分发挥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门户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提升沿边开放发展水平,“三区”引领的开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沿边开发开放取得较大成就。
穿线、引线、勾线、轻踩踏板……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唐立特纺织服装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埋头缝纫,机器发出的“滴答”声此起彼伏,一片繁忙景象,这是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一个生动的生产景象。2019年8月30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挂牌成立,红河州迎来了“自贸时代”。两年来,这块“试验田”充分发挥沿边跨境优势,围绕147项试点任务,大胆试、大胆闯,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依次实践——首家边境贸易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开具出全省第一张边民互市交易增值税发票、全国首创“跨境电商+边民互市”模式……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改革成果。今年上半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3.55亿元,同比增长303.46%。
走进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各生产车间,一台台液晶电视机、一袋袋食品装箱下线……作为云南省距离东盟国家最近、最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该区已初步建成以传统工业为基础,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蓄势崛起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400亿元;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94.8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与“十二五”末相比实现翻一番。
红河综合保税区自2015年5月8日正式封关运行以来,强化产业链招商、差异化招商、精准化招商、个性化招商,分别与厦门以晴集团、索菲亚罗兰公司等签订招商引资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了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等项目。仅今年上半年,就新签约饲料加工、速溶咖啡加工等7个项目;完成工业总产值104.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2%。
“十三五”期间,红河州外贸进出口19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3亿美元,跃居全省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5.49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位;贸易消费对全州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