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对话关键人丨四川自贸办专职副主任陈友清: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抓好“新”与“高”

发布时间:2021-11-11来源: 四川省商务厅作者:佚名

  

  《规划纲要》摘要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打造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枢纽,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关键领域,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提升市场活力,在西部改革开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抓好“新”与“高”

  ——对话四川自贸办专职副主任陈友清

  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

  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新高地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建好改革开放新高地?四川省有哪些现实基础与优势?对此,四川在线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四川自贸办专职副主任陈友清。

  

  记者: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新”在哪里、“高”在哪里?主要路径是什么?

  陈友清: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位擘划、量身定制的重大使命,也是我们推进深层次改革、实施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机遇。

  我们理解,“新”就是要比肩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第一梯队,打造新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全国影响力、区域带动力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高”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或者四大支柱:高效率的开放通道、高能级的开放平台、高标准的营商环境、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在实施路径上,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的高效联动,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更好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更好统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更大力度推动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加快打造重大改革先行地、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记者:高水平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是基础。当前,四川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陈友清:开放能力首先是通道能力。特别是近两年全球遭受世纪疫情,国际运力极度紧张,对外运价大幅上涨,对四川开放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因此,国家规划明确,要打造成都、重庆两个国际门户枢纽,依托南向、西向、东向大通道,加快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

  从四川看,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空运绝对主导、铁路成渝一体、水运依托重庆、公路有益补充”的国际通道基本格局。因此,要坚持空、铁、水、公四路联动,打造战略性、功能性、立体性开放大通道。一是支持成都发挥“两场一体”优势,建设全球性航空门户枢纽,强力拉升货运航空;二是强化中欧、西部陆海新通道、沿江“三大班列”战略衔接功能,构建亚蓉欧国际班列快速通道,打造欧洲-成都一RCEP成员国经济廊道;三是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支持泸州、宜宾港建设国家水运口岸,引导TIR平台企业发展国际公路货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硬连接”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型开放,不断提升“软联通”水平。比如,成都中欧班列,连接了境外66个站点、国内20个城市、省内15个市州物流基地,探索形成了以多式联运“一单制”、中欧班列集拼集运、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中欧E单通等为代表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不仅有力提升了四川国际运输、对外贸易、跨境金融的通达性和便利性,而且为国际陆上贸易创制了新规则。

  开放通道需要共建共享,成渝合作逐步发力。中欧班列实施成渝统一品牌,并加强了在资源整合、服务标准等领域协同,市场化运营机制、运营质效明显提升。目前,班列综合重载率提升到96.4%。从成都出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已覆盖约60个国家、超过120个目的港。

  记者:建设川渝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是经济圈建设的一个重要开放平台。目前推进情况如何?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

  陈友清:2017年,为支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党中央、国务院在四川、重庆前瞻布局两个自贸试验区。四川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17.5万家,注册资本1.8万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33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28.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3210.8亿元,贡献了全省1/10的新设企业、1/10的进出口和1/4的到位外资,成为引领四川对外开放的主平台。8个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全国首创,中国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论坛的持续举办,也为川渝和更大范围的自贸协同探索了经验。

  建设川渝自贸示范区,饱含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凝聚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承载川渝两地和全国21个自贸区的热切期盼。一年多来,川渝两地高位推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建立机制、谋划方案、研究政策、制订清单,各相关部门、6大自贸片区主动作为,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关银-KEY通、西部自贸司法协作等一批协同创新务实推进,川渝自贸示范区活跃度、显示度大幅提升。今年1-8月,四川自贸区新设企业同比增长22.8%,出口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54.6%,川渝自贸示范区建设呈现勃勃生机与活力。

  目前全国已有21个自贸区,各有特色,需要互学互鉴。但总体看,四川与沿海先行自贸区相比差距甚大。前不久作了对标上海的专题研究报告,发现至少在9大领域24个分项明显薄弱,反映出我们在战略摆位、目标聚焦、自我加压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今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战略站位,大力开展“双对标”行动(国内对标上海等最好水平,国际对标CPTPP等最高标准规则),进一步强化与重庆的目标、政策、领域、产业、机制、时序“六大协同”,聚焦金融、科技、医疗、贸易、数字经济“五大领域”,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在省级权限范围内,把能干的事先做起来,形成更多的早期收获,以看得见的形象进度、实打实的发展变化,推动川渝自贸示范区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记者:高水平开放需要高层级开放合作项目为支撑。四川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项目?成效如何?

  陈友清:近些年来,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四川形成了一批高能级的国家级开放平台。除了自贸试验区外,还有10个国家级经开区,6个综合保税区,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20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6个国际合作园区。这些都为四川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川渝共建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主要载体。

  《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开展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等,对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示范推进高端开放合作具有重要而特殊意义,四川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前期推动工作。

  此外,“中国-欧洲中心”作为国内唯一的对欧合作交往综合平台,以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永久会址,目前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西南)中心、贸易仲裁委员会“一会三中心”等机构和企业174家已入驻其中。下一步,将紧扣“对欧商贸中心、交往中心、服务中心”三大核心功能定位,力争打造成为国家级对欧开放合作平台,奋力推动自贸试验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政策叠加、功能互补、联动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t.sc.gov.cn/sccom/bwxx/2021/11/9/a837942d3da345439f5e2832a4a5836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