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故事,见证中国发展。”国际发展专家眼中的中国什么样?国际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
消除贫困和乡村振兴的故事
2020年,按照中国国家贫困线标准,中国消除了极端农村贫困。据最新统计,在过去40年里,中国有7.7亿人脱贫,约占同期全球脱贫人口的四分之三。
在白雅婷看来,中国扶贫之旅的下一步,应是继续致力于防止弱势群体再次陷入贫困。中国仍有约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最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方面的挑战。
此外,中国的乡村振兴在“十四五”规划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这表明中国正在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乡村振兴有利于当地经济多元化,改善当地生活条件,扩大福利体系和公共服务。这些措施可以吸引人们,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参与回乡建设。如果能在农村建立经济中心并使农村经济更强大、更多元化,就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提高公共财政管理和规划能力,同时关注妇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使得他们也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白雅婷表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继续在公共财政管理、规划和增加人民就业机会等领域支持中国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UNDP非常有兴趣在这一领域与中国合作,以确保在宏观层面对所有程度的贫困有充分的追踪。贫困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是否能充分享受教育、卫生资源和资产的可及性有关。
应对气候变化的故事
尽管非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在稳步上升,燃煤发电仍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十四五”规划提出,中国计划在2025年将非化石燃料占比由2020年的15.8%提高到20%左右。
白雅婷认为,要让中国坚定地走上实现“双碳”目标(即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和《巴黎协定》中承诺的道路,至关重要的两点是加强低碳转型的前期行动,并确保中国的气候承诺与其发展愿景一致。她说,在未来几年,亟须设立更多明确目标以实现碳中和,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一系列减排的总量目标来持续减少煤炭的消费。这将极大地减少中国以及全球的碳排放,因为煤炭目前占全国总能源消费的56.8%,占2018年全国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的80%。不可否认的是,让经济发展及能源结构不再依赖化石燃料和煤炭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减少在转型过程中对于经济、社会、个人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对于实现公正的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白雅婷表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殷切希望在这一领域作出贡献。
白雅婷补充道,来自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许多积极迹象表明,中国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增长方向迈进,为实现环境目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很期待看到各部门即将出台的五年规划能够在这方面有更细化的方案和政策导向。
发展低碳经济
白雅婷说,“全球‘抗疫’行动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已经证明,‘新常态’是完全可行的。”中国为了应对新冠肺炎而实施的经济刺激方案比之前的更加环保,而且保持着向好的态势。当然,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在经济刺激方案绿色化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为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支持给到了对环境影响大的工业部门。
为了实现可持续增长,需要走上环境友好且具备包容性的发展路径,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一转变。中国已经在太阳能技术和包括高铁、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的低碳交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风能、四分之一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在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占六席,在十大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中占四席。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就业岗位已经超过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2017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超过1250亿美元,比上年至少增长25%。中国最新的尖端输电线路超出迄今为止建造的任何输电线路600英里,这对可再生能源来说是一个潜在的福音。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当今世界面临三大危机:全球卫生紧急危机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白雅婷强调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的“双碳目标”是非常有雄心的,加上中国的实力,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领先国家之一。
展望未来,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将需要在多个方面加大力度。将政府支出与气候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强制披露与气候有关的信息,取消化石燃料补贴,征收排放税以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些都是促进低碳经济转型的措施和工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随时准备支持中国的这些努力,使这一个十年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行动十年发挥作用。”白雅婷说。
上一篇: 强劲 中国尽显引资魅力
下一篇: 上海发布40条措施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